時間飛快,端午節就在忙碌而又快樂的日子中度過了🚣♂️,這也意味著距離北醫三院實習結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自五一到端午的這一個月的時間✢,輪轉到門診的我們和轉到病房的四位同學都收獲了許多🐧。
在門診的我們學習並掌握了情景互動🪅、MCU、下肢機器人等一系列先進儀器的使用方法,同時也能幫助患者正確的評估和訓練💁🏿♀️。除了學習並輔助各自的老師完成康復訓練外,我們也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其他老師的評定及康復思路。在病房的四位同學則能夠運用自己在門診學到的康復手法為住院的患者進行兩周的康復訓練,期間可以製定自己的康復方案,經過一周訓練之後會通過病人的反饋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每周定期的講座同學們也會按時參加👩🏽,葛老師和呂老師的課讓人受益匪淺,我們從中學到的不僅是一些手法🚛,更多的是一種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態度🛌🏽!
許多細節的學習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冰袋雖小,但如何正確且充分利用也是要琢磨一番;患者練伸直的角度時,沙袋放的位置,手法的的用力方向🥐、力度,附屬關節的活動以及凹凸原則的運用都要全面考慮進去;分型相同的脊柱側彎,年齡,性別,職業的差異,訓練方法也會不同🪹。這些小的細節就在引導我們不僅要站在我們專業的角度解決患者的問題,更要站在患者的立場去幫助患者如何更好的達到康復目標🤸🏻♂️。
知識是慢慢積累的👩🏽🍼,所以無論在實習的哪個階段,我們都不能停止學習👵🏽,尤其是研究如何要把理論知識精準的應用到康復訓練中。對自己要求嚴格,就是對病人的負責。任重而道遠🎒,努力前進吧!
文🧑🧑🧒🧒、圖/袁書芳